一次性破解流传最广的5个身高谣言
作者: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治医师秦淼、次性副主任医师苏畅
审核: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吴迪
在儿科内分泌门诊,破解家长们几乎天天都在上演 “身高焦虑记”。流传德阳市某某建筑工程维修网点“医生呐,最广我家孩子比同龄人矮了半个头,身高是次性不是得赶紧打生长激素补救一下?”“听说晚发育的孩子后期能‘逆袭’猛蹿个儿,我们要不要再观望观望?” 这些问题背后,破解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满满的流传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,但是最广理性看待身高问题才是最重要的。今天,身高咱们就一次性戳破流传最广的次性5个“身高谣言”,帮助家长们走出身高焦虑的破解“迷宫”。
01爸妈高,流传孩子一定高?
不少家长觉得自己身材高挑,最广孩子肯定也矮不了。身高但遗传学里有个“回归均值”的现象,通俗来讲,矮个子爸妈的孩子,有可能突破父母身高限制,长得更高;高个子爸妈的孩子,也存在比父母矮的德阳市某某建筑工程维修网点可能性。而且,遗传并非100%决定孩子身高。研究显示,欧美人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大概在80%,亚洲人则为65%(±12.2%)。
除了遗传,后天的营养供给、生活环境、气候变化、生活方式(像睡眠质量、运动量)以及心理状态等,共同构成了影响身高增长的复杂“生态系统”。最后要郑重提醒家长们,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矮于同龄儿,可别犹豫,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。
02孩子矮,是因为“晚长”?
医学上的确有个专业术语叫“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”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晚长”。由于青春期发育晚于同龄儿,生长突增也晚。但实际上,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总体发生率仅为2.0%~2.5%,而且通常父母有一方存在非常明确的晚发育情况,比如妈妈15岁才来月经初潮,爸爸高中才蹿个儿等。而且这类“晚长”的孩子,最终身高大多处于父母目标身高范围的下限,很少能超越父母目标身高。
因此家长们务必注意:当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曲线第3百分位,或者生长速率明显变慢时,不管性发育是早还是晚,都要尽快去医院找儿童内分泌专科排查,看看是否存在疾病因素。此外,无论早长晚长,成年身高的75%都是在青春期前完成的。
03孩子在学校偏矮,就是矮小症?
生长和发育的个体差异非常大,和同龄人横向对比,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家长留意孩子是否存在异常。不过,“偏矮”并不等同于“矮小”。矮小症有明确的界定标准:身高低于同种族、同性别、同年龄儿童身高标准曲线的第3百分位,或者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(- 2 SD)。家长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“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”中“科普园地”的“生长发育”小程序进行身高状态查询。一旦孩子身高符合矮小症的标准,就得赶紧去医院查明病因。
非常关键的是,从孩子出生起,家长就要持续观察年生长速度,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。建议每3-6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(测量时要选在清晨空腹、免冠、脱鞋,让孩子靠墙站直),监测年生长速度,并绘制生长曲线图。如果一直低于生长曲线,或生长速度减慢、生长曲线呈现向下趋势,就得及时就医。
04骨龄偏大就长不高?
骨龄是反映骨骼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。很多家长拿到骨龄报告,一看到 “骨龄大于年龄”,瞬间就慌了神,担心孩子马上要提前停止生长。虽说骨龄的规律性变化,能较好地展现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和生长潜力,可骨骼发育受遗传、内分泌激素、炎症、营养状况、药物、应力刺激、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。单次骨龄检测仅仅能反映当下的发育状态,仅凭一次检测结果来预测孩子未来身高,并不科学。再者,骨龄是动态变化的,并非与年龄同步增长。
研究发现,亚洲孩子在3-6岁时,骨龄通常比实际年龄落后1-2岁,随后逐渐与年龄持平。步入青春期启动阶段后,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内,骨龄可能会突然增加1-2岁,而后增长速度又会放缓。因此,骨龄偏大并不绝对意味着影响身高,需要由儿童内分泌专业医生根据孩子的性别、性发育成熟度及进展速度、生长速度、父母身高及发育年龄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。
05孩子不高,打生长激素就行?
随着生长激素的广泛应用,“打激素长高”的说法愈发盛行,甚至出现了非医学目的的滥用乱象。实际上,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,其使用有着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,必须在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,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使用。
此外,家长和孩子要清楚,虽说生长激素对多数儿童而言相对安全,但也存在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胰岛素抵抗、糖代谢异常、良性颅高压、股骨头滑脱等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。总之,生长激素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,增高效果有限,“定制身高”更是难以实现。盲目为了长高而进行医学干预,并非明智之举。
走出“身高焦虑”,科学管理是关键
帮助孩子长高,家长能做的不少,实用建议如下:
1. 定期监测身高体重,绘制生长曲线:从孩子出生起,至少每年详细记录身高体重数据,并绘制生长曲线图,通过动态观察,清晰掌握孩子的生长趋势。
2. 营造健康生长环境:
营养均衡:严格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安排饮食,鼓励孩子主动选择有营养的食物,尽量少吃精加工食品,减少外卖摄入,不喝饮料、奶茶等。对身高增长缓慢的宝贝们,家长可按照《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 (2023年版) 》建议调整饮食习惯。
保证睡眠:学龄前儿童每天要保证10-13小时的充足睡眠,中小学生则需保证8-10小时睡眠,晚上10点前一定要入睡。
坚持运动: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运动项目要兼顾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,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,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。
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多晒太阳: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,而90%的维生素D源自晒太阳后的皮肤合成。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,既能促进骨骼健康发育,又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,还能让孩子保持愉悦心情。
关注心理:孩子的自信心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发现孩子长处的智慧,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孩子身高、盲目攀比,应全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情绪环境。
3.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:一旦察觉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,务必尽快前往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,进行骨龄、生长激素、甲状腺功能等基础检查,明确病因后,制定专属的个性化干预方案。
已有研究明确指出,身高与事业成功与否无关。比身高更重要的,是让孩子在科学、理性的关爱下,健康茁壮地成长。放下焦虑,科学管理身高,避免过度激进,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。
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当地时间11月15日,受热带风暴“萨拉”影响,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,为期30天。 据洪都拉斯国家风险管理和应急秘书处报告,“萨拉”已在该国全国范围内造成近3.3万人不同程度受 ...[详细]
-
这几天早培八少素初试复试中,可以想见,一大批小学生家长们是何等的斗志昂扬又心花怒放。现在回想娃的小高时光,依然能感受到那种一切都蒸蒸日上、尽在掌握的痛快。那时候的暑假一半时间在学习,一半时间在瞎玩,即 ...[详细]
-
本文通过对比2023和2024辽宁普通类物理本科批次投档数据来分析各院校投档位次波动情况。一、2024辽宁普通物理本科批投档位次总体下滑用2023投档分数对应2023一分一段位次,以该位次匹配2024 ...[详细]
-
[注意防范!#台风格美将致10余省强降雨#]今早6时,#中央气象台齐发4预警#:台风红色预警+暴雨橙色预警+高温橙色预警+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。 台风“格美”的中心已于今天0时前后在台湾省宜兰县南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7月2日晚,伊朗在首都德黑兰市中心举行活动,纪念在此轮伊以冲突中遇难的伊朗方面人员,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等多名高级别官员参加活动。△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资料图)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 ...[详细]
-
△乒乓球运动员马龙 △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 北京时间7月24日,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,将由乒乓球运动员马龙、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担任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。 更多报道:马龙、冯雨担当奥运旗 ...[详细]
-
7月21日-23日,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在北京举行。今天23日)上午,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举行。 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签署关于结束分裂、加强巴勒斯坦团结的《北京宣言》。 总台央视 ...[详细]
-
在一个悠闲的夏日午后,表姐带着她的儿子,我的小侄子,来到了我家,希望能让我给他一些心灵的启迪。小侄子一进屋就窝在了客厅的沙发上,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,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。表姐无奈地向我倾诉:“你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6月30日,卢甘斯克地区领导人帕谢奇尼克表示,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全境。总台记者 王德禄)点击进入专题: 俄乌冲突牵动多方博弈 ...[详细]
-
100多所高校集体“断档”,上千个专业招不满,文科生破防了!
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,各类高校都陆续公布投档分数线。原本以为今年高考人数突破历史性新高,各地高校的生源应该会很充足。但现实情况却出乎意料,各种类型高校在提前批和普通本科批都容易“断档 ...[详细]